首页 未命名文章正文

百家争鸣时期的代表思想家分别是什么?

未命名 2025年09月26日 12:28 15 张豪丶小可爱

一 、孔子

1 、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 ,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 ,贵族的冠、婚、丧 、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

2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3、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的精神。?

4 、在品德方面 ,他主张“宽、耻、信 、敏、惠、温 、良 、恭、俭、让”等 。

二 、老子

1、思想上:老子思想主张“无为”,老子主张“不尚贤 ”、“使民无知 、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老子崇尚“无为 ” ,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

2、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 ,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扩展资料:

背景: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经济上 ,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 ,提供物质条件 。在天文学 ,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这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 。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代表各阶级 、各阶层 ,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 ,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

"百家争鸣"的出现,正是上述社会与阶级关系在我国古代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而这种“百家争鸣”的出现 ,则又是有其特殊的历史环境的。

春秋晚期与战国初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这些都是新兴地主阶级利用政权的力量来改变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从而完成封建化的过程 。

百度百科-孔子

百度百科-老子

万股资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