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游攻略文章正文

初中地理 气候类型怎样判断-

手游攻略 2025年09月20日 18:57 19 宓爱飞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 ,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 ,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 ,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 ,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 ,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 ,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 ,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 ,年温差较大 ,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 ,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 ,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 ,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 ,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 ,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 ,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 ,故名 。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 ,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 ,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 ,其特点为夏季温暖 ,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 ,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 、短促,蒸发不旺 ,降水虽少 ,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10.极地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 ,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 、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 、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 ,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

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 ,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

其中10.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 ,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 ,只有地衣 、苔藓等低等植物 。

(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 ,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 ,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 ,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 。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 ,植物难以生长。

13.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 。具体来说 ,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 ,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 。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 ,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 。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 ,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 ,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

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 。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一地理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1

亚洲气候

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

2 、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 、南、北三面濒临海洋 ,降水东部、南部多 ,中部 、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寒带气候。

4 、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 、西部,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 ,夏季温暖而短暂,降水少且集中分布在夏季,气温年温差大

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 ,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 ,易发生旱涝灾害 。

6 、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1, 、东临太平洋 ,西临日本海,主要岛屿自北向南:北海道、本州、四国 、九州岛

2.、地形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且仅分布在沿海地区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3、多火山地震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4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因为四周环海所以在气候上海洋性显著。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 、地域狭小 ,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

2 、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对外依赖严重 ,以加工贸易经济为主 。

3、工业区集中分布区: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 。因为这里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厂靠近码头 ,海陆交通便利;沿岸地区城市人口集中 ,劳动力资源丰富,也是国内的消费地;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三 、东西方兼容的 文化 :

1、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大和民族

2、东西方文化兼容 ,传统和现代并存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2

(一)亚洲

1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

3、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

亚洲的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 、高原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

亚洲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洲地广人多,约有36.8亿的人口,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区;

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中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日本等6个国家。

5、亚洲共有1000个左右的民族 ,不同地区的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 。

亚洲的三大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6、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为发达国家 ,其他为发展中国家。

(二)欧洲西部

1 、运用地图说出欧洲西部所处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

2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 ,气候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陆地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及高原山地气候 ,北部为寒带气候。

3、欧洲西部主要为发达国家,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传统的畜牲业发达。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 。

(三)南极洲

1、运用地图说出南极洲所处的位置 、范围:地球最南端 ,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 。

2、南极洲的几个世界之最:纬度、平均海拔 、跨经度最多 、气候最寒冷。

3、南极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冰雪高原 ”之称,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 ,淡水资源丰富。

4、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干燥 、烈风、严寒 。

5、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稀少。

(四)日本

1 、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 、九州等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组成 ,首都为东京。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峰为富士山 ,是一座的活火山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交通以海洋运输为主。

3 、日本地处中纬度,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4、日本水能资源丰富 ,森林覆盖率高 。

5、日本自然资源缺乏,发展所需的原料 、燃料主要靠进口。

6 、日本为亚洲的发达国家,科技力量雄厚 ,产品多销往国际市场,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强。

日本的工业布局为临海型,为了便于引进原材料、输出工业产品 ,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3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一)自然环境

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北半球。

2.濒临海洋:亚洲北部为北冰洋,东部为太平洋 ,南部是印度洋。

3.相邻大洲及分界线: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 、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

4.亚洲是世界上面积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

5.亚洲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 、东南亚、南亚、西亚 、中亚、北亚。

6.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 ,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 ,以高原、山地为主。

7.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8.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媚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

9.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10.湖泊:里海~~世界的湖泊 ,咸水湖;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

1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12.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13.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它覆盖了亚洲的中 、西部 ,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 ,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

14.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其特点是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发生大规模变化 ,降水季节变化大。不足之处是易发生旱涝灾害。

15.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4

1 、热带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

季雨林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湿季(6月—10月)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大陆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西亚和北非 、

澳大利亚中部

2、亚热带季风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中国、美国 、巴西等国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冬季暖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3 、温带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 ,雨热同期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冬暖夏凉 ,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草原、荒漠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 ,夏季多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耐寒的针叶林冬长而严寒 ,夏短而暖和,降水较少俄罗斯和加拿大

4、寒带气候:

⑴ 、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 ,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⑵、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 ,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

② 、冰原气候:终年严寒 。主要分布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5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 ,赤道是的纬线圈 。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 ,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 ,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 、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 ”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 、160°E组成的经线圈 。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 文章 :

★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重点归纳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必背地理知识点

★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

★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大全

★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万股资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