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生保健小知识有哪些
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 ,应该要注重养生保健,懂得一些养生保健的小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内容。
老年人养生保健十大要点
1吃得合理。少吃多餐,吃营养均衡的低脂肪食物 。
2喝得适当。多喝水 ,少喝酒
3戒菸。戒菸不分迟早 。吸菸会增加人体患心脏病或癌症的机会并缩短寿命。
4散步。散步是保持机敏灵活和健康的较好办法。新鲜空气比补药更好 。
5多寻求乐趣与家庭 、朋友了邻居保持联络。记住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6积极自信 。爽朗乐观使人容易接近你。
7时时当心。你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有赖于你头脑清醒,视力清晰 。
8性生活。性生活没有年龄限制。
9运动对你有好处 。不很剧烈的运动对你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还可使你接触其他人。游泳和适应性锻炼特别值得推荐。
10药物 。不滥用抗抑郁药和安眠药。只服用医生推荐的药物。
老年人养生保健小常识
1 、健身强体八字经
“童心、龟柔、猴行 、蚁性 ”若能坚持做到即可延年益寿。
童心:尽量使自己保持一颗童心 ,恢复到童年的心理状态,抛开一切烦恼,做个“顽童” 。这样,心胸坦然了 ,免疫系统功能也加强了,自然就不易染病。
龟柔:注意学龟柔,与人和蔼相处 ,不要一点小事就动怒,更不要出言伤人。若常与人争、动肝火,容易患高血压 ,这种性格的人,一旦患有高血压与冠心病,极容易发生脑溢血与心肌梗塞 。
猴行:人到中老年 ,活动少,躯体缺乏锻炼,肌肉会慢慢萎缩 ,内脏功能也逐渐衰退。若学猴子那样多活动,能使体内气血畅流,不易发生脑血栓或心肌梗塞,同时躯体与内脏的功能得以维持正常 ,衰老的程序会延缓,自然就可益寿延年。
蚁性:人到中年,其性格往往变得比较孤僻 ,步入老年,更易患孤僻症,不大愿意与人往来 。这样 ,烦恼就容易缠身,从而衰老现象也就来得早些。如果像蚂蚁那样成群活动,平时多与人接触 ,多与人谈谈心,相互交流,可以使自己过得轻松愉快。由于闲聊也有益健康 ,谈话要用脑,可促使大脑运动加快,脑力活动加多,从而促使大脑思维 ,防止大脑的衰老 。
2、血压的形成与标准
血压是指血液流动在血管内对动脉壁所产生的压力。血压的数值为Kpa千帕或mmHg毫米汞柱表示。1Kpa=7.5mmHg 。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正常成人血压标准,由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规定为:收缩压90-140mmHg12-18.7Kpa;
舒张压60-90mmHg8-12Kpa。
3、如何确定高血压
血压有无增高,要通过血压计测量才能确定 ,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早期并无什么症状,只有少数会有头晕 、头痛、失眠、心慌 、气短、乏力、耳鸣等表现。但大多不被重视,以致最后发生高血压心脏病 、中风等严重后果 。中中老年人应主动定期检测血压。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mmHg ,即为高血压。但应在不同日期检测三次均升高才能确诊 。
4、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原因
心脑血管病包括动脉硬化、冠心病 、高血压、脑血管病、中风等,是我国乃至世界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疾病威胁。在我国的疾病死因构成占第一位,特别是脑血管病 ,死亡率高 、致残率高。近年来发病逐渐增多,主要原因有:
1人类寿命延长,使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病率增加 。
2传染病 ,特别是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控制。
3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
4社会竞争增强,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增大 。
5、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即急性脑血管意外 ,或称“中风”。包括脑血栓、脑出血、脑栓塞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出血性中风;脑血栓、脑栓塞为缺血性中风 。病人多数表现为半身瘫痪、失语迷等。
诱因:高血压 、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高年龄年龄高于50岁 、高体重肥胖、吸咽、高盐饮食等。
脑出血的预防:1及早发现并治疗高血压。2避免情绪激动 。3避免头颅外伤。4注意有无出血性疾病及脑动 、静脉畸形存在。5饮食清淡、低盐、低胆固醇饮食等 。
脑血栓形成的预防:1控制高血压。2及早发现并治疗高血糖 、高血脂。3戒菸、低盐、低脂饮食 。4生活有规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6、如何推迟脑血管硬化
适当控制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 、蛋黄、动物内脏等 ,有效地把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如果是高血压病人,把血压维持在正常值的上限左右,过高过低对脑回圈都不利 。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这些都是对抗脑动脉硬化的措施。
7、高动物性脂肪 、高胆固醇的食物:肥肉,肝、脑、肾 、肺等动物内脏,螺内、墨鱼、骨髓 、猪油、蛋黄、奶油等 ,中中老年人应避免经常服用 。
低动物性脂肪 、低胆固醇的食物:瘦肉、鸡肉、瘦鸭肉、鱼肉 、豆制品等中老年人可经常食用。
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
STEP1 六大类养生保健食物 每日要吃足
老年人随着年龄老化,身体各部位机能下降,想帮老年人提升免疫力 ,就必须先让老年人摄取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也就是一天内吃足六大类食物,包括全谷根茎类1.5~4碗、豆鱼肉蛋类3~8份 、蔬菜类3~5份、水果类2~4份、低脂乳制品类1.5~2杯,以及「油脂与坚果种子」类 ,油脂3~7小匙 、坚果种子类1份,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
尽量提供老年人高营养素密度食物,蔬菜、水果是必须的;优质蛋白则从鱼肉、豆类 、奶类下手;主食改为全谷类 ,比起吃白米饭,可多摄取到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油」也是关键之一,像是芥花油、橄榄油 、深海鱼油、一大匙的坚果等 ,其中深海鱼油,可以让老年人平时多吃深海鱼,台湾比较常见的 ,包括鲔鱼、鲷鱼、带鱼 、黄雪、三文金枪鱼、或是深海的石斑 。
STEP2 吃黑色食物 免疫力进阶小常识
把六大类食物都吃足了,是维持免疫力的基础。想进一步提升免疫力,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多糖体 、灵芝、菌类 ,及含有花青素的饮食。黑色食材含有大量多糖体及花青素,市面上常见的如黑木耳、黑豆 、黑香菇、葡萄、茄子 、樱桃、黑莓、蓝莓;另外,也推荐非黑色食物的洋葱 、大蒜;菌类则可从优酪乳取得 。
STEP3 定期施打疫苗 抵御外敌
老年人常见的三种感染病症:流感、肺炎、和带状疱疹,目前都有疫苗。过50岁之后 ,老年人可以陆续施打带状疱疹、流感及肺炎链球菌疫苗,直接获取免疫力。像流感大爆发导致很多重症患者,据疾病管制署统计 ,重症患者超过九成未施打流感疫苗 。肺炎排名国人十大死因第四位,肺炎链球菌是主要的致病菌,老年人是高危险群。
水痘和带状疱疹俗称皮蛇是同一种病毒所引起的 ,有些民众误以为,儿童时期得过水痘的人,成人之后就不会再发病 ,其实「水痘病毒」会留在体内,待人体免疫力下降时,也就是生病或老化时 ,会再活化,成为人们口中的「皮蛇」再次冒出。
基本营养素足够 保健品才有作用
当老年人无法从天然饮食摄取足量营养时,子女可为他们挑选含有多糖体 、灵芝、菌类、花青素的营养食品,或是综合维生素 。
许多人以为买一罐综合维生素给父母 ,就能一次补齐所有营养,但是通常老年人的热量 、蛋白质摄取太少,吃下的营养食品在三大营养素不足时 ,这些维生素在体内无法发挥效用,多余的会直接从体内排出,起不了任何作用。
免疫力并不只是单靠某一样食物或营养品就能提升 ,除了三餐内容物、营养品,老年人的情绪、个人卫生 、甚至连吃隔夜菜的习惯也会影响。因此子女们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只单靠一罐综合维生素 ,不如多陪老年人,保持他们心情愉悦,亲自为他们的生活把关 ,更来得有效 。
看过的人会看:
夏季养生保健小知识
一、夏季如何养生呢
原则一: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 ,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 、佩兰等。
原则二: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 ,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 ,如菊花、薄荷、金银花 、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原则三: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 ,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 。可选用枸杞子、生地 、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 ,耗伤津气。
原则四: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 ,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
二、夏季消暑清热
方案一:清淡食物享美味
三伏天气温不断升高,空气湿度加大,许多人没有食欲 ,这时尝试多吃一些清淡食物,不仅可以促进食欲,还能防病。清淡饮食能清热 、防暑、敛汗、补液 ,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 。主食以稀为宜 ,如绿豆粥 、莲子粥、荷叶粥等。还可适当喝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另外,吃些醋 ,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 。
方案二:两素同补可防病
三伏天天气闷热,随着人体汗液的大量排出 ,造成身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的大量消耗;再加上食欲不振,活动减少 ,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故不少人体重下降 ,引发疾病。因此,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一环。
方案三:苦味食物不能少
许多人认为苦味食物算不上美味,不过它却是夏日的健康食品 。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 、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作用。三伏天气里吃些苦味食物 ,或饮用一些啤酒、咖啡等苦味饮料,不但能清除人的烦恼 、提神醒脑,还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三、夏季养生重点
一、夏季养生简述
天地万物都有个“春生 、夏长、秋收、冬藏 ”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人们想健康长寿就应该很自然地“应天顺时” ,遵循这个规律 。要不要争取“天人和谐”这是个观念问题。如果不接受这个观念,硬要与大自然“拧 ”着干,逞“英雄”,行不行呢?
不行!因为“人”不管有多大本事 ,都无法改变“人体”的“自然属性 ”。组成人体的60兆生命细胞从600万年前由“猿”变成“人”的时候,就和万物一样也有个“春生 、夏长、秋收、冬藏 ”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 。尽管现代科技十分发达,可以局部改变人体的新陈代谢 ,但仍然没有可能改变大多数人的生命法则。
二 、夏季养生要点
夏季染病,大都当即发作,故有“六月债 ,还得快”之说。但有一种病是有所潜伏,到秋季才发作,如延至冬季就很严重了!——这就是“心病” 。也即《内经》所说的“此夏气之应 ,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冬至重病 ”。但必须说明的是这里说的“心病” ,并非是指现代医学上的“心血管病”,而是指精神方面的.有关“神志、情志 ”的病(古书上所提及的“心”,实际上是相当于今天人们常说的“精神”)按中医的“五行 ”说,夏季是“火旺(夏主心 ,夏天心火很旺)、土相(脾胃处于‘盛’的地位) 、木休(肝处于相对的‘休养’状态)、水囚(肾易‘亏’)、金死(肺易‘虚’)” 。心“火”一“旺”,“火克金 ”,所以容易造成“肺(金)虚”;本是“肾水”克“心火 ” ,而“心火”很“旺”时,就容易出现“心火 ”对“肾水”的“反侮”现象,故“肾水 ”易“亏”。对于一般人来说 ,在夏天,防止“肺虚肾亏”很容易接受,而对于正处于很“旺 ”地位的“心”是否要重点保养 ,就往往掉以轻心了!
四 、夏日养生四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 ,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 。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 ,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 ,如菊花、薄荷 、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 。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 、肾水虚衰 ,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 、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 ,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 。 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 ,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