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王进喜为铁人
王进喜:油田铁人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 ,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56年加入中国***。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 ,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 。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1959年 ,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 ”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
王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 ,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 ,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 ”的号召 。 王进喜,1923年出生于甘肃玉门亦金村。6岁时因家贫,用棍子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 ,8岁时给有钱人家放羊。1938年他进玉门石油公司当徒工、干活时被砸伤了腿,被厂主赶出大门,伤好后才顶了别人的名字混了个差使 。当时 ,玉门油矿的美国技帅垄断了采油技术,王进喜在矿里干了十几年没有上过一次钻台,没有摸过一次石油钻机的刹把。他作为一个干杂活的穷工人 ,多少年里连铺盖卷也没混上,盖的是破羊皮,铺的是稻草。
新中国成立后 ,王进喜当上了国营甘肃玉门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三大队的石油工人,副司钻,1956年升任1259钻井队队长,同年加入了*** 。当时中国的钻井技术还很落后 ,他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钻透祁连山 ,玉门关上立标杆”的口号。在1958年,他领导钻井队创造了月进尺5OOO米的全国纪录,成为中国中型钻机最高标杆单位 ,荣获“卫星井队”红旗,被命名为“钢铁井队 ”。
那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以禁运方式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而我们的国产石油量又很少 ,中国政府每年人得不拿出极其有限的外汇从苏联进口油料。50年代末经济进入困难时期,中苏关系已开始紧张 。1959年王进喜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北京街头的公共汽车因缺油背着煤气包 ,作为采油工人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因在黑龙江发现了大庆油田,中央决定抽调力量展开石油大会战。王进喜从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到当地的马家窑,于1960年4月14日经苦干五夜五夜后 ,大庆第一口油井开钻,不久即喷出原油 。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 ,他却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重晶石粉,他当机立断用水泥代替。当时由于没有搅拌机 ,水泥沉在泥浆池底 。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 ,工友们也纷纷跳进入。经过三个多小时,井喷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钻机 ,工进喜身上却被碱性很大的泥浆烧起了大泡 。房东老大娘见他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井场没有回来,就感慨地说“王队长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字传遍了油田,并通过新闻媒介的宣传响彻了全中国。
1964年,王进喜出席了第三次全国人大会议 ,受到毛主席的接见。1965年他任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总指挥,1966年领导钻井队创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 。1969年4月在党的“九大 ”上,他以工人代表身份当选中央委员。1970年4月 ,王进喜在玉门参加石油现场会回到大庆之后,经医生检查确诊是胃癌晚期,11月15日在北京去世 ,时年47岁。
背景
■除了“铁人”,他还有一个“工人工程师”的称号,他们总结出的“三老四严 ”等制度成为当时全国工业系统学习的榜样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石油工人 ,由苦难的旧社会解放出来,在新社会里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据大庆油田负责人宋振明说,王进喜率领的12O5钻井队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间 ,共完成钻井进尺71000米,等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 。
从1960年6月1日大庆运出第一批原油,到3年之后大庆油田会战结束,中国石油结束了用“洋油”的时代 ,实现基本自给。毛主席非常高兴,于翌年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尽管这是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种尝试,但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的奋斗精神仍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
王进喜在技术上也肯于钻研 ,他曾带领伙伴用40年代的老钻机,克服技术上的困难,打出全油田第一口斜度不足半度的直井 ,创造了用旧设备打直井的先例。他与工友们发明了钻机整体搬家、钻头改进 、快速钻井等多项技术革新,对改进钻井工艺技术做出突出贡献,被油田党委授予“工人工程师”的称号。王进喜等人的经验和做法有很多成了油田的规章制度 。如“三老四严 ”(即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严格的要求 、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和“回访”制度等,还在全国工业系统推广。
故事
■缺少拖拉机 、吊车,就用绳子、撬杠把60吨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没有水罐车 ,他带领工人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
石油,相当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血液。在旧中国,外国人给中国扣上“贫油”的帽子 。全国解放后,虽然李四光等地质学家从理论上认定中国有较多的石油资源 ,但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要进行钻探和开采仍是难而又难。50年代前期美国石油年产量达3亿吨,中国的石油年产量不过10O万吨。身为石油工人,王进喜等英雄的中国工人 ,正是在这种为国争气的背景下,投入了如同军事斗争一般的石油大会战 。
在玉门油田的一段时期,很多钻机因为没有钻头而停钻。当时还没有国产钻头 ,靠进口来不及,王进喜便组织青年突击队从废料堆里找到许多旧钻头,架起大锅煮去油污和泥沙 ,擦去锈,修修配配,拼装成可用的钻头 ,用了半年打了5口井,给国家节省了开支,又不耽误生产,经验在全油田推广。
王进喜刚到大庆时 ,脚下荒原一片,朔风呼啸,滴水成冰 ,吃的是苞米面炒面,住的是四壁漏风的马棚。没有公路,吊车、拖拉机不足 ,设备在火车上卸不下来 。他当时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带领全队30多个人用绳子拉 ,撬杠撬,木块垫,将60多吨重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打井需要水 ,可当时没有水管线,没有水罐车,为了抢时间他决定用脸盆端。有人说这是“瞎胡闹 ”,没见过哪个国家端水打井 。他说:“有 ,就在中国。”他表示,就是尿尿也要让机器动起来。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 。他与工人们日夜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就啃几口冻窝头 ,困了就躺在钻杆上睡一觉,他率领的1205钻井队被誉为“硬骨头钻井队”。
■工人们说,你就是把王铁人的骨头砸碎了 ,也找不出半个“我 ”字
“铁人精神”是什么?工人们总结得好:不怕苦 、不怕死,不为钱、不为名,一心为国家 ,一切为革命。
1961年王进喜当了大队长,1965年又当了钻井指挥部副总指挥,却仍然以普通工人自居 。他家人口比较多 ,身体也不好,党委决定每月补助些钱,他说什么也不要,实在推脱不掉的 ,在病危期间交了党费。他的胃不好,上级为了照顾他,送来一些猪肝和苹果 ,他马上就分给了工人病号。当了大队长之后,管理员要给他换一把新办公椅,他说有个板凳坐就不错了 。给他发的新劳保鞋 ,他说什么也不要,自己打草鞋穿。
工人们说,王铁人这个人 ,国家就是他的命,你就是把他的骨头砸碎了,也找不出半个“我”字。他当领导之后很少坐办公室 ,试验打直井的时候亲自扶刹把。钻头卡住了,他亲自去提钻,怕的是万一架子倒了,把工人砸伤 。他在现场累了困了 ,就把老羊皮袄脱下来和工人们挤一挤。工人们说:“我们身上有多少泥,咱铁人队长身上就有多少泥。 ”
王铁人的性格率直 。他工作中也犯过错误,出过娄子 ,却勇于承认并加以改正。他的队曾经打废过一口井,每次队里来了新工人,他都要带着去看 ,吸取教训。有一次开大会,台上领导批评他们的射孔错误,王进喜去的晚了 ,门口有人叫他快趴下 。他坦率地说:“披红戴花的时候,你让我抢着往头里走;批评了,就叫我悄悄趴下当狗熊?我不当这个狗熊!”
铁人王进喜主要事迹是:
王进喜1923年出生 ,玉门解放后成为一名新中国石油工人,1960年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 ,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 ,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
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 ,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 ,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 。
房东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 ”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王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 ,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扩展资料:
1970年11月15日23时42分,王进喜同志因医治无效不幸病逝 ,享年47岁 。1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了向王进喜同志告别仪式。党和国家***李先念等以及中组部、石油工业部 、黑龙江省的领导,大庆油田、玉门油田的干部、群众来向铁人告别。
王进喜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铁人王进喜逝世的消息和他的英雄事迹 。1972年1月27日 ,《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刊发了长篇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高度评价了王进喜伟大的一生。
大庆油田做出了“向铁人王进喜同志学习的决定”。学习铁人精神,继承铁人遗志 ,大庆人决心把他未尽的事业进行到底!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