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一身之主:中医养生心脏的养护
当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时 ,就要有一个养生的意识,不要等到生病了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在这种处处有“炸弹”的时代,我们的养生不是靠一朝一夕的 ,而是需要我们平常的坚持 。接下来,跟随我一起来看看人体的一身之主:中医养生心脏的养护。
可能感兴趣》》中医养生按摩手法
养心第一大法:维持心脏动力 、保持心中阳气
护心的根本原则在于维护心脏的阳气,也就是它的动力。专家认为 ,可补肺养心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心脏的保健有着首当其冲的作用。有氧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心肺的耐力。有氧运动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 ,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还预防骨质疏松 ,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 。
方法:
1、快步走:每天步行约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5次左右。这样坚持运动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消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同时控制血压,调节血脂,调控血糖。
2、太极拳:太极拳的重点在于“呼吸调整 、全身放松 ” 。每天都打一轮太极拳 ,对心血管系统大有益处。太极拳使大小腿肌肉群的高功能运动,使人体如同增加了许多小水泵,帮助心脏工作 ,即减轻了心脏负担。由于太极拳重视人体下盘功力训练,有利于气血下行,调整人体上盛下衰状态,可防治血压高、抗衰老的功能 。
养心第二大法:维护血脉通道、保持血流通畅
“冠心病的元凶就是动脉硬化 ,当血管内斑块形成时,高血压 、高血脂等导致血栓脱落,可诱发急性心梗的发生。”因此 ,专家认为,对于保持血流通畅对于“养心”非常重要。
方法:
1、按压太冲穴降压法:首先,找到太冲穴的正确位置 ,它在第一和第二足趾之间;其次,用大拇指按压或掐此穴位,以有疼痛感为宜 ,每次3-5分钟,每天2-3次 。中医认为,对于突然急剧的血压升高 ,采用按压或针刺双侧太冲穴的方法,常可在短时间内收到较好的降压效果。
2、把血压“吃 ”下来:芹菜,入肝经,性偏凉 ,低盐,高钾。《本草纲目》记载:“芹菜”可治疗甘阳头晕,面目红赤等 。所以 ,芹菜对于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好处。另外,像黑芝麻,黑豆 ,桑椹等这几种食物,常吃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尤其是肾虚型高血压患者有利 。
3、让血管“做体操”:据说 ,国医大师邓铁涛就有用冷热水交替沐浴的习惯,这种方法可使血管舒缩运动加强,加速血液循环 ,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对于预防血管硬化,保持血管通畅有一定的好处。
具体方法:先用温热水洗,再用稍凉的水冲洗。沐浴时 ,水温的选择要合适 。温水不宜太热,以人体感觉温热舒适为度,一般38℃-43℃为宜;冷水冲洗时 ,水温不宜太低,以人体感觉微凉为度,一般25℃左右为宜。
古代名医大家 ,孙思邈101岁 、孟诜92岁,王冰94岁、万全97岁.....今世国医大师健在者,邓铁涛101岁、李辅仁99岁 、李克光95岁、张琪95岁......
当然 ,我列举的这些人,你可能都不认识╮(╯▽╰)╭
没关系,我只是想跟你们阐明一件事:这些高寿的中医大家们都很!会!养!生!
而他们 养生 的秘诀 ,就藏在这几句顺口溜里~不信?悄咪咪看过来(绝密宝典,拒绝外传~)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 ,均会聚于头部。
日常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 。
“ 健康 从头开始 ” ,勤梳头是积极保养人体精、气 、神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中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脚上布满了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
但由于脚底部离心脏甚远 ,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先天薄弱环节,客观上为寒湿邪气的侵袭提供了有利条件 ,所以说,脚部的保健比其他部位显得尤为重要 。
做法: 日常按摩脚底,揉搓涌泉穴 ,左右来回各100次。
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滋肾清热,引火下行,能有效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尤其在温浴后搓涌泉穴 ,可去病延年 。
古人将唾液喻为“金精玉液”,日常漱津咽唾是古代非常倡导的一种强身方法。
具体为: 平心静气,以舌舔上腭 ,或将舌伸到上颌牙齿外侧,上下搅动,然后伸向里侧 ,再上下左右搅动,古人称其为“赤龙搅天池”,待到唾液满口时 ,再分数次把津液缓缓咽下。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常咽唾液能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 、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 、补益脑髓的作用 。
谷道 ,又称肛门。撮即上提收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
具体方法: 吸气时,肛门用力内吸上提,紧缩肛门 ,呼气时放松 。每次肛门放松、紧缩50次,早晚各一次,合计一百次。若能采取胸膝卧位(双膝跪姿 ,胸部贴床,抬高臀部)做好提肛运动,则效果更好。
孙思邈在《枕中方》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 ,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应时常处于运动状态,才能 养生 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和脱肛有特别疗效 。
叩齿 ,就是指用上下牙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的一种自我保健 养生 法。
具体方法: 排除杂念,思想放松,口唇轻闭 ,然后上下牙齿相互轻轻叩击,先叩击臼齿50下、次叩门牙50下,再错牙叩犬齿50下。所有的牙都要接触,用力不可过大 ,防止咬舌,每日早晚各作1次 。
中医认为,经常叩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 、疏通气血 ,使局部经络畅通,延缓衰老。
揉腹,即用手来回按摩腹部 ,包括腹壁、腹腔以及内脏的一种 养生 保健法。
具体方法: 先搓热双手,然后双手相重叠,置于腹部 ,用掌心绕脐沿顺时针方向由小到大转摩36周,再逆时针方向由大到小绕脐摩36周,立、卧均可 。
中医认为 ,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勤揉腹,即可以调整脾胃 、通和气血、增补神元、敷养肾精 、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伤之百症。
扯拉 、按摩、搓揉、点捏耳朵,实际上就是对双耳进行各种形式的物理刺激 。
以“鸣天鼓 ”为例: 两手掌捂住两耳孔 ,五指置于脑后,用两手中间的三指轻轻叩击后脑部24次,然后两手掌连续开合10次。
中医认为 ,耳为肾之上外窍,常按摩耳朵,可增强耳部气血流通 ,活跃肾脏元气,强壮身体,抗衰老 ,助长寿。
所谓伸懒腰,就是指伸直颈部 、举抬双臂、呼吸扩胸、伸展腰部、活动关节 、松弛脊柱的自我锻炼。
具体方法: 身体放松,将双手五指交叉 ,掌心向上置于头顶,脚尖交替伸直和往上钩 。四肢伸展的同时,向左右转体,大约持续30秒钟。
中医认为 ,腰为“肾之府”,经常伸懒腰既可以伸展身体,扩张胸腔 ,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氧气供应量,同时又能疏通身体经络 ,增强脏腑功能。
医学研究表明,情绪与 健康 二者紧密相连 。
凡情绪乐观之人,可使其内脏功能 健康 运转 ,增强对外来病邪的抵抗,同时在平静的情绪状态下,方可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 ,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