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字拼音
玩字的拼音是wán。
玩的解释:动词,用轻忽的态度来对待 ,多用于文言词 。组词:玩世不恭。《书经.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 ,以得其志 。动词,欣赏、观赏。? 组词:赏玩,出处有:《楚辞》:惜吾不及古人兮 ,吾谁与玩此芳草?《镜花缘》:一日,正值皓月当空,小山同唐敏坐在檐下,玩月谈文。
动词:学习 。《易经.系辞上》: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 ,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文选.刘琨.答卢谌》:损书及诗,备酸辛之苦言 ,畅经通之远旨。执玩反覆,不能释手。动词:游戏 、嬉戏,造句:每个小孩都玩得非常高兴 。动词:把弄东西或做某种游戏 ,组词:玩皮球、玩穚牌、玩躲猫猫 、不要让小孩玩电器,以免发生意外。
动词:耍弄、戏弄,多用于口语 ,组词:玩手腕儿、玩弄感情 、少跟我玩花招。名词:可供玩赏的东西,组词:古玩、珍玩、奇玩 。《国语.楚语下》: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 ,何宝之焉?《红楼梦》:各处监管都交清帐目;各处古董文玩皆已陈设齐备。形容词:供人玩耍、游戏的,组词:玩具 、玩偶。
玩的相关诗词:和陈校书省中玩雪,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酬人雨后玩竹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玩松竹二首,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 ,东园玩菊,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 ,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与沈杨二舍人阁老同,江亭玩春 。名字中有玩字的历史名人:黄玩 ,字汝威,新建(今属江西)人。南朝陈官吏,袭父黄法氍爵 ,为义阳郡公、海陵太守。
玩的成语
把玩无厌:拿着赏玩,不觉厌倦 。吃喝玩乐:指过恣意享乐的生活。观山玩水:犹言游山玩水。奇珍异玩:奇异罕见的珍宝 。玩兵黩武:轻率无度地使用武力。玩故习常: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一
茶,文人雅士之所爱 ,当然,也不乏我这般爱附庸风雅的人。
自古以来,茶酒就是才子佳人风花雪月 ,阳春白雪的良伴,是李清照的浓睡不消残酒,是一口就能吐出半个盛唐的李白 ,对影成三人,是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的豪气,是近代文人周作人的能抵十年尘梦 ,是冯唐笔下的不是冤家不聚头,说不尽的茶与酒 。
茶与酒,自古是饶不开的话题。酒是饮品中的侠士 ,让人沉醉,昏寐。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酒是火,有情有义 。喝酒讲究的是个痛快 ,喝过几碗之后就是兄弟,是江湖里的那套东西。
而茶让人清醒,茶是冰 ,冷眼旁观。茶强调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克制疏离 。
茶是隐士,轻冽甘美,有着淡远清疏之致。不像酒的江湖儿女 ,快意恩仇,是推杯换盏,放浪形骸的不羁 ,茶中酝酿的是一颗淡泊明志的心。
茶与酒,宛似岁月里的故旧 。茶,是清心的引子 ,让我们保持恭敬谦卑之心,酒是灵感的引子,让我们花前月下。
我更喜茶。茶不会使人醉,茶使人清醒 。茶是君子慎独 ,它始终克制,保留。茶的宁静淡泊,茶的清韵高逸 ,茶的俭朴冲和,总之,让人心静如之水。
能在一起饮酒的 ,可能是出于应酬,可能是酒肉朋友,还可能是逢场作戏的把酒言欢 ,但喝茶不同了,喝茶不需要那么喧闹,需要卸掉你在尘世中的欲 ,以一种优雅的气质沉浸在一呼一吸间,不需多言,无需逢迎,只需要一个知味的人。
喜欢某个清静的早晨 ,沏一杯茶水,不仅暖身,一晚的戾气也消失殆尽 ,通体舒畅无比 。
在茶面前,不分尊卑,不分贫富 ,只要你带着一颗素简的茶心来就好了。
二
茶是引子一般的东西,是暗示一般的存在,是沟通人与自然的媒介。
泉水一阵混沌之后 ,是分崩离析之态,渐渐疏离,那些碧碧的夜子 ,有曲折之心,在沸水的浸润下,一点一点舒放着她那优美的姿态,如云卷云舒 ,仿佛那水天生就是它的道场,沸沸扬扬,轰轰烈烈 ,游韧有余似的 。有了水,每一片小小的茶叶都是一个篷蔽生辉的世界,在静默的世界里吐露着它的光辉。
茶 ,沸水浇漓,迷漾一片,在细腻的白瓷杯心中颠沛流离 ,短暂的游戈之后,便是静定如禅般坐在杯底,端肃的样子。这像极了生活 ,世世浮沉后的沧海桑田,喧嚣之后便是繁花落尽的沉寂,千帆过尽的澄明,是静观其变的不动声色 ,是了无挂碍圆满自足的一点觉心 。万物皆如过眼云烟,归于至简。
一瓯茶,范铸的是一个恬淡空灵的境界。茶中隐藏着更是深携的人生智慧 ,宁静致远的诉求 。
像极了友人的一句话,即使再轰轰烈烈,也抵不过最后的沉寂。繁花落尽 ,已在归途。
斟满的茶中,闻着茶香,眸眼交汇处 ,似是生了顿悟的觉心,一颗浸满了尘俗的心,也在此刻变的云淡风轻 ,幽然快意 。
茶在一入三品中,味道开始有了层次的变化,我觉得品茶的第一个层次在于能领略到那微微的清芬,二是能体味到苦后的回甘 ,能有所顿悟,这也是人生之味啊。第三层是物我两忘,六根清净的空灵。
喝茶时 ,要放下纷纷扰扰,放下心中的执念,和世务暂时绝缘 ,心无旁骛的去喝茶。这一切,都是对茶的尊重 。
三
茶宜静室,宜古曲 ,宜焚香。
大多爱茶的人,也是尚古闲雅的人。
焚香,听琴 ,使得空间里更添清幽 。看香幽幽袅袅的样子。流转不息的岁月好像停止了,那样的清极幽极。
有时,品茶也是红尘之中的一种修行 。喝茶,重仪式。入茶席前要洗手 ,茶具清洁,茶席上备茶托,茶则 ,可搭配茶心,抑或焚香。
茶,宜精行俭德之人 ,宜高雅脱俗的人 。
如若是三五好友在一起喝茶,一人起了粗口,势必要破坏这雅致的气氛和情调。
品味其茶 ,端诉其心。茶的品格,是和静清寂的审美 。
“和 ”指在茶道的世界里,人人平等 ,强调和谐。“敬”是彼此之间相互尊重;“清”是茶室的环境、器物清洁,不染尘榟。还有心灵的清净,空明的觉心。“寂 ”即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动摇的寂然之心境,或者茶室闲寂的氛围营造 。
四
我喜欢茶 ,亦如我喜欢兰花,它们之间总有那么一些相通之处。它不似酒的炙烈,始终是温吞着淡淡的清香 ,让人回味无穷。眼前纷至踏来的是青山绿水,是春风扇微和的舒爽 。茶色,让我浮想的是茶山上的幽淡小景 ,茶农们背着竹搂在细致的采茶女。
茶集天地间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得风霜雨露的滋养 ,须臾之间,茶汤由浑浊变的清亮,一切繁复都抛至脑后。
品茗 ,品的是淡中之味 。茶的淡不是轻浮,而是非常微妙的一种感觉,轻呷一口,绵绵不绝的清新便充盈口腔 ,沁入心脾,丝丝扣扣。顺着鼻腔,口齿 ,心胸,留香不散。
它的味道不是醒目的,不是具足的 ,所以有足够的耐心的,需要你的虔诚,你的用心 ,去丈量它的清雅深意,和不张扬的品行 。
少了花枝招展的俗媚,虚情假意的言欢 ,觥筹来往的交际,和不可直视的人心。茶如知己,是可遇不可求的,但若遇到了 ,就是如此慰贴人心。
夏日山亭喝茶,亦是一种风雅 。
爱茶,亦是爱着那个不染尘榟 ,空明清净的世界。茶水的清新一步步漫延,齿间流芳,循着那草木清香 ,仿佛遁远了尘世,听闻晨钟暮鼓,松风冷韵 ,白云出岫,山峦雾霭。茶的清淡,深入浅出。
带上茶具 ,寻安静一偶,一瓢水,一火炉 。宋代罗大经在茶声中曰一沸为砌虫唧唧万蝉催,二沸为忽有千车稛载来 ,三沸为听得松风并涧水。
还有人是这样形容茶的声音时是这样形容的,其沸,如鱼目 ,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 ,为三沸。可见古人对茶事的体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啊 。
茶,不仅是市井百姓饭饱后闲谈后的一点消谴。茶,是反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是简素。好的茶不需要花枝招展,不需要金玉杯蛊,华而不实的屋舍 。
不禁让我想起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 ,最好的茶,是用粗朴的茶器,至简的屋舍就可以完成的。
千利休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寂茶,茶室的壁是裸露的粗土 ,窗格子是用竹竿做,这样随充满了野气,却能够沟通自然 ,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千利休的茶道是至简之美的,融入了日本美学的侘寂,物哀等 。千利休的茶道其中有这么几点1茶室中的花要从野外采来 ,并要如同开在原野中。2. 烧水的炭要充足。3. 夏天的茶事要让人感到凉爽 。4. 冬天的茶事要让人感到温暖。茶室的空间要注重细节,利用器物等点出四季流转之意。对席中的客人感受到诚心诚意和关怀。
爱茶的古人张源曾言, 饮茶以客少为贵 ,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茶 ,需在静中体味它的深长 。人一多 ,心思易散乱,根本不能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品茗上。多的是言语交流,表现自我。
还有如今的人们,喜欢留恋在车水马龙街道上的茶艺馆 ,看那穿着劣质旗袍的女人姿态造作的表演,遇到这些场面我只想赶快逃离 。
而三省吾身,君子慎独都是在独处一室时完成的 ,所以我喜欢独处喝茶,将自己赤裸裸的心拿出来,反观自身 ,这难道不是一种修为吗?近日有哪些疏乎之处?有哪些待人不周之礼?学问有没有长进的地方?
五
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韵味,在古时,茶就已经走入市井百姓家 ,和茶米油盐酱醋归为一类。
茶之境可分为四个境界,第一,为解渴欣茶 ,如同牛饮,如此粗放式的喝茶,想来这并不是爱茶的人所衷爱的吧。不懂茶的人,囫囵吞枣 ,当作解渴的饮品 。
第二,是注意体察其色香,味 ,形等,讲究茶器的使用和水质优劣等。第三,对冲泡的手法技巧要旨 ,是能够在细呷慢品间感知到妙意。
第四,在茶事的整个过程中能有由浅入深的人生思考,逐渐脱去功利的俗气 ,进而品味出人生的真谛,顿悟出光明,直抵人心 ,明心见性,达到和满足精神的需求和享受,在我心中,这就是和静清寂的茶境之所在 。如若端在你面前的是一杯清水 ,若也能喝出茶意,那是高境。
前三者停留在生理层面,而第四者是精神层面。
六
午后 ,在藤椅上小憩了一会儿,睡的骨肉松散,拉开紫色的窗帘 ,午时的光如此逼真的直撇进来,具有穿透力 。
我不紧不慢的望着白瓷盏,强烈的光附在壁上 ,愈加凸显出杯质的细腻润泽,那白中似有无尽幽微的银光,通透 ,洁白,让人不由自主的想把它放在手中把玩一翻,白里是清高,是优渥 ,是大雅,是不与世俗苟且的清澈。
盏中尚温存着一些温度,又有一些凉意。斑驳的光影落在周遭 ,一圈一圈的,甚是好看。
我爱极了这清亮的茶汤,爱极了茶与水的水乳交融之态 。葱笼的绿 ,一片片的,一山山似的,明丽似柔媚的眼波。
茶 ,味道是淡的,亦如它那淡泊的心性,茶 ,不似酒那般有着刺激鼻腔,肠胃的暴戾,让人借酒消愁愁更愁的疯狂,茶 ,保持着它的温和和接纳,清香四溢,入口的是细水长流的绵绵耐心 ,是后知后觉得缱绻回甘。
绿茶,红茶,青茶 ,花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每种茶都有不同的性子,如同不同性情的人们 ,有的恬淡,有的老辣,有的炙热 ,有的朴厚。
我爱喝花茶,她像一枚澹然娴雅的女子,温和平静,冰心玉洁。我喜欢看那一朵朵花在水的供养下重回青春 ,那是一种生命的洗礼,经过数道工序,却依旧娇美动人 ,在水的浸润里,展现着它柔软中的一点韧,一点刚 。
花的气质有时是和女人相媲美的 ,女人如茶,茶如女人。每认识和品味一种茶,都如同邂逅了一位女子 ,动了心的,你就想迫不及待的去了解它,不动心的 ,则敷衍了事。
苏轼有云,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茶如美人,有着不同的性子和韵味 ,但都值得一一去花心思去了解。
七
从古至今,关于茶的掌故数之不尽。茶香在书页里氤氲着,和佛 ,道,儒等文化贯穿发展,直到延续至今日 。
我们都听过三月三有流觞曲水的兰亭集序 ,却不知大唐还有三月三的茶宴盛况。在唐朝中,歌咏茶的诗词不胜枚举,而散文却只此一篇。
三月三日 ,上已禊饮之日也, 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憩庭阴 ,清风遂人,日色留兴,卧指青霭,坐攀香枝 ,闲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 。乃命酌香沫,浮素杯 ,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五云仙浆 ,无复加也。座右才子南阳邹子 、高阳许侯,与二三子顷为尘外之赏,而曷不言诗矣 。
三月三日上巳节 ,人们以茶代酒在春色繁盛的节日里参加茶宴。有清风徐来,花草清荫,红日助兴 ,人们陶然欲醉,有人卧指青霭,有人坐攀香枝,人们随意而散漫 ,毫不拘谨。酌一杯清浅的茶,红蕊拂衣更填环境的意境悠美,和风雅况味 。
红楼梦中 ,妙玉是个懂茶的人,他所达到的茶境不是一般俗人能看懂的。
妙玉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一杯为品 ,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有一次,妙玉要请宝钗和黛玉在栊翠庵喝体己茶 。妙玉给宝钗用的胍瓟斝 ,给黛玉的是点犀盉,自己用的是绿玉斗。茶具是价值不菲的,饮茶的水是从寺庙梅花上收集来的。这茶的珍贵可见一斑 。上好的文玩器物 ,用来招待客人喝茶,可见其奢侈。同时也暗示了妙玉和黛玉宝钗的关系,即然是好姐妹,当然要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了。
苏轼写“雪沫乳花浮午盛 ,蓼茸落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等等。
说到茶,不得不提茶圣 ,茶仙,陆羽 。
陆羽,字鸿渐 ,陆羽一生嗜茶,多年游访,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书 ,茶经,是后世茶文化专著的滥觞。
唐赵璘《因话录》云:“竟陵龙盖寺僧,姓陆 ,于堤上得一初生儿,收育之,遂以陆为氏。”意思是说,陆羽原是个弃婴 ,后被龙盖寺一僧侣竟陵禅师积公从河堤上拾得,并以他出家前的俗姓陆为其姓 。
智积也算个饱学之士,潜移默化间在智积身旁学得了一身本领 ,包括艺茶。在陆羽自传中记载,陆羽虽在佛门净土之中,但其并不愿削发为僧 ,师傅让他抄经也不肯,并大言不惭的说到,‘终鲜兄弟 ,而绝后嗣,得为孝乎?’意思是,我没有兄弟 ,死了后嗣都没有,后代应尽的责任我都没有尽到,这是孝吗?这番话惹得智积大怒,并以繁重的事物惩罚他 ,放牛,洁厕,打扫寺院 ,让他悔过自醒。
后来呆不下去了,12岁那年找机会溜了出来,并做了伶人 ,由于陆羽才华横溢,后得贵人赏识,便到隐居于火门山邹夫子那里去学习 。
陆羽一生博学多才 ,世人只知道他茶圣的名好,却不知陆羽却也是个能吟诗赋对的大文人,还是个文物鉴赏家。只不过他在茶道方面的成就更胜 ,光芒盖住了他其他方面的才华。正如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文人苏轼,他们也是大书法家,只不过他们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掩盖掉了他们这方面的才能 。
话出茶经问世前,陆羽是以文人著称于世 ,走到哪里都有文人雅士和群众隆重的款代,陆羽当时还不是茶胜,这是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使然。
陆羽一生交友甚广 ,活跃在文坛,在他从邹夫子那里学成下山时,便遇到了礼部郎中崔国辅的赏识 ,与之游处三年,与诗僧皎然是忘年之交,与唐颜鲁公的过从也甚密。颜真卿曾在湖州杼山妙峰寺造亭 ,大历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建成,恰逢癸年、癸月、癸日,故以“三癸 ”名之 。此亭由陆羽设计 ,颜真卿记事并书写,皎然和诗一首。
八
大多爱茶的人,也是有一颗和茶心相通的性灵,不爱奢华 ,喜俭朴,精神上更加趋于淡泊安定。
茶能让在闹世里疲乏的心暂时获得宁静,也会让人顿生隐逸空灵的心境 ,茶,是蒙尘心灵的藻雪。关键看你是否能领悟到那微妙的感觉,不可言说的一种感觉 ,似暗送秋波,似簪花菩提 。
茶温婉了岁月,慰贴了人心。不慌 ,不忙,不争,不吵 ,将一盏茶喝到无味,将一本书读到无字,将寻常的日子,过到无悔。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