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贵鉴定术语。瓷器如何鉴定?
瓷器鉴定分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辨别真伪;其次断定朝代,能断代最好,不能断定朝也可以;再次断定窑口,断不了窑口断窑系也可以;最后可以断定价格 ,也可以大体估价。瓷器的鉴定大体可以分成这几个方面 。我国目前瓷器鉴定主要是眼学鉴定,所以经验就非常重要。谢谢
1 、口磕:器物口际上的胎釉,受到了撞击后 ,就出现了大小不等的各种情况的缺磕伤痕,鉴定者把这种情况称为口磕。
2、重皮:口部因受重创而出现断面隐患,从外观上看 ,尚属完整,实际上胎釉已分裂,虽未剥离 ,却往往有一触即落之势,鉴定者把这种现象称为重皮。
3、毛口:口边的釉面已间断脱缺 。
4、毛边:口面的覆釉因伤后全部脱落。
5 、磨口:口边出现伤损后,为了美观 ,曾被人用轮玉工具将胎釉磨去一部分或全部。
6、轧口、截口 、剃头:器口或颈部已损残,为求其美观、完整而加以改装,于是就将损坏的部分截去后使口部的胎露出来,这种现象俗称为剃头 。
7、冲口:口部因与它物相碰而出现长短不等的细裂纹 ,有时一些细小裂纹不易为人们所发现,但裂纹住住逐渐会自然延伸,若遇冷热不均而相激 ,很快就会顺纹路开裂。此种现象以盘 、碗类为多见。
8、外冲里不冲:瓷器的口部因受的冲力尚小,只在外部形成冲口,尚未冲透器的内壁 ,鉴定者把此种现象称为外冲里不冲 。
9、釉泡:釉面在烧制时出现的中空气泡,一受到外力后就会破开。这种现象见于器口的为多,当然其他部位也有。
10 、棕眼:釉面气泡在窑中熔融爆破后 ,未曾弥台而自然形成的小孔 。
11、斑点:釉面出现各种矿物或其他化学物质的斑点和小点。
12、缩釉:因胎面有油污,所施的釉未能全部附着而出现露胎的现象。
13 、漏釉:器物施釉时,局部有遗漏而露了胎 ,这露胎部分就称为漏釉 。
14、粘砂:釉面上有遗落的窑灰,或器底因垫烧粘结有砂粒的现象,称为粘砂。一般多见于器足。
15、冷莹:本不应出现片纹的器物,其某部位的釉面上出现了一、二条纹路有的胎体已透出 ,有的还未露出。
16 、开片:由于胎体粗松或烧结火度不足,还有的因是浆泥胎体,在骤然冷却时 ,胎釉的分子结构收缩系数不平衡所致的自然裂纹,而年代久远的器物,由于本身仍在蜕变 ,片纹也会不断出现和增多 。尤其是黄袖器常常自动作响,片纹不断增多。
17、片纹:釉面上出现的长短不一、大小不等互相交错的细裂纹片,与开片略同。
18 、软道:釉面久经磨擦而出现的细微丝纹 。
19、划伤:釉面或彩绘的表面 ,被硬物划破后所留下的伤痕。
20、磨釉 、伤釉:由于釉面与其他物体磨擦,致使釉面局部损伤。
21、失亮:器物釉面因任期使用,经久磨损而失去光泽 。
22、剥釉:由于胎釉结合不紧密 ,釉层从胎体上自行脱落,多见于孔雀绿釉和前皮紫釉。
23 、脱釉、脱皮:釉面受盐、碱 、酸的腐蚀,或入土受浸而使釉面剥落。
24、凿伤:出土器物受金属工具锛凿致伤 。
25、凿坑:器物釉面呈现的大小不等的凹坑。如清代窑变釉玻璃质强,多有开片。若常用细纤维的棉布类擦拭 ,便会将片纹交叉处的小尖角掀起或带掉而留下凹坑 。
26、崩釉:略同于凿伤,但破面要平滑一些。
27 、伤釉:色彩的表面、局部或全部,被磨划致伤。
28、脱彩:器物上的彩绘纹饰 ,由于经久使用而磨脱,或是入土年久被融变质,或因长期受鸡毛禅的指扫而无存留 ,尤其是绘有金彩的纹饰更易脱去。
29 、水碱:素釉器物长期理入湿土内,受水浸麦,使釉色起了变化 ,多呈白灰色的片状 。
30、水锈:器物长期受土理或水浸,有灰、黄 、铁红或桐绿色等化学物质粘附于器表。
31、土锈:器物釉面粘有凝固的土疤。
32、土蚀:釉面 、彩绘或胎体被土攘所腐蚀,使器物表面局部失去了亮度 。
33、缺碴:器物损坏后缺失碎片。
34、炸纹:器物颈 、肩或腹部受撞击后 ,出现放射性裂纹,俗称鸡爪纹。
35、炸底:器物底部偶因投放物件相击致伤而形成的裂纹 。
36、窑裂:胎体在窑内受火不均而出现的细小缝隙;也有因胎体衔接不牢,或是接口处含有水份而出现的。
37、窑粘:器物在窑内受火时发生变化,使二物相粘或与匣钵相粘结而留下不同程度的粘痕。
38 、开粘:分段相接的胎体 ,因粘接不牢固而断裂,或是伤残物经粘复后再次分离 。
39、耍圈:器物胎底面与器身拈接处出现一圈裂纹,有的已断离。
40、折断:琢器物体因胎体相接处损坏 ,并折成数段。
41 、足磕:器足部分在搁置时不当心或用力过猛时,致使胎釉受伤 。
42、腹伤:器物腹部受伤。
43、磨足:足边因伤损 、垂袖不乎或歪斜之故,而用论玉工具磨修光平。磨足俗称修足。
44、磨底:足底内原来有釉 ,出于某种目的(如有意冒充其他年代)而把釉磨去 。
45、磨款:故意磨去青花 、红彩等款以冒充其他年代。明清官窑或新器都有此伪作。
46、磨嘴:壶的口流部陨伤后,进行修整 。
47、磨柄:把损坏了的壶柄磨掉,或把对称的流柄完全磨去。
48 、磨耳:器物的双耳因伤被磨去。
49、磨手:佛像的手指因伤损而加工修磨 。
50、破碎:器物多因摔伤完全破裂;或是盛装盐、碱 、酸类 ,使胎体受渍,又长期排不出来而被蚀后自然破裂的(类似之物,要用清水泡一段时间)。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