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料的参考文献?
[1] 郑红发. 名优绿茶加工方法[N].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410125),2009.
[2] 汪松能,李永火,江茗. 名优绿茶生产与储藏保鲜[J]. 桑蚕茶叶通讯(江西省婺源茶校),2000,02,28.
[3] 李全,梁贵秋,陆飞等. 对桑绿茶加工技术的探讨[J]. 广西蚕业,2009,46(4).
[4] 农艳芳. 生化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J]. 中国茶叶加工,1997,(2).
[5] 任俊银. 高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J]. 中国学术电子杂志,1999,(4).
[6] 权启爱. 高新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J]. 茶叶机械杂志,1998,(2).
[7] 许小芹,汪胜华. 潜山县无公害名优绿茶加工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
[8] 纳新. 新型茶叶食品的加工[J]. 中国食品.
[9] 绿茶加工新技术及设备的开发研究[J]. 茶研院科技处,2009,(1).
[10] 林秀云,林剑素,王忠. 茶叶中微生物污染初探[J]. 茶叶科学技术,1996,(1).
[11] 朱建一,肖宏儒,钟成义. 绿茶加工过程中有害微生物污染试验研究[M]. 南京: 农业装备技术出版社,2010,36(1): 23-27.
[12] 张方舟,林正和. 烘青绿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及其控制技术[M]. 福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84-187.
中国从古至今就一直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到现在也有很多年的历史了 ,也逐渐形成了以制茶和饮茶为主的文化。从古代到现代,对茶的记录是非常多的,而茶的种类也有很多,古代对于茶书的著作中有记录很多 ,关于茶叶种植和生产方面的文化 。而中国的茶艺从古至今在世界都享有很大的盛誉,到现在茶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科学,并且形成了独立的体系 ,成为一种人文科学的文化。并且茶叶用来饮茶,对身体有比较好的功效,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有情趣 ,可以陶冶情操的社交活动。
因为茶的历史文化比较悠久,所以存在有很多关于茶的著作。第一步就是唐代陆羽所创作的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这部著作是开山之作 ,还系统的记录了茶的各类知识,所以是一部享誉中外的著作 。其次,宋徽宗赵佶所写的《大观茶论》 ,这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宋代对于茶道的状况和茶的发展程度,是很珍贵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对于研究宋代文化也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除此以外,宋代蔡襄所做的《茶录》 ,也是茶学方面的一部著作,主要写的是关于茶的一些烹饪方法,记录的更加具体和全面 ,注重的是实践。最后,清代陆廷灿所写的《续茶经》,系统的记录了清代以前的茶叶知识 ,内容涵盖的很丰富,所写知识也很实用 。
到目前为止,对茶叶的研究和记录也一直在继续 ,中华传统文化上下5000年,对于查血的记录也一直都没有中断,不论是唐朝 ,宋朝还是清朝,明朝都对茶学有一定的纪录,说明茶学一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一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