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三到六岁儿童发展指南内容
幼儿园三到六岁儿童发展指南内容如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于2012年10月9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 。
一 、健康和体态
1、3-4岁 ,应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2 、4-5岁,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
3、5-6岁 ,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
二 、情绪
1、3-4岁: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不高兴时能听从成人的哄劝,较快地平静下来。
2、4-5岁: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 ,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需要不能满足时能够接受解释,不乱发脾气;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3 、5-6岁: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 ,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消极情绪的原因,能努力化解;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较快地转换情绪和注意。
三、适应能力
1、3-4岁 ,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
2 、4-5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 ,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如换了新老师能较快适应。
3、5-6岁,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不少于半小时,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了新的幼儿园或班能较快适应 。
四、发展领域
1 、健康领域:在健康领域 ,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如能在较热或较冷的天气中保持舒适,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情绪等。
2、社会领域:在社会领域 ,要求幼儿能够适应集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等。
3、科学领域:在科学领域 ,要求幼儿能够对周围的事物 、现象感兴趣,主动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好奇心等 。
4、艺术领域:在艺术领域 ,要求幼儿能够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等。
幼儿园3—6岁儿童发展指南内容有哪些?
(一)倾听与表达
目标1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3~4岁 4~5岁 5~6岁
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
2.能听懂日常会话 。
1.在群体中能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
2.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3.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幼儿能基本听懂普通话 。 1.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
2.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3.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 、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1.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 。如: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或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2.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如:
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幼儿)的讲话 ,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 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 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3.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 ,以便于幼儿理解 。如:
说话时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 、语调的作用。如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以比较坚定的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 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 、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 。目标2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4岁 4~5岁 5~6岁
1.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 ,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
2.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
4.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1.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 ,基本会说普通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会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 。
3.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
4.讲述比较连贯。 1.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基本会说普通话。
3.能有序 、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 。
4.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 ,语言比较生动。
1.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 。如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 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 ,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 、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 方言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2.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如:?
和幼儿讲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 当幼儿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 ,慢慢说;同时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 。目标3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3~4岁 4~5岁 5~6岁
1.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
2.说话自然 ,声音大小适中。
3.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 1.别人对自己讲话时能回应。
2.能根据场合调节自己说话声音的大小。
3.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 、粗话 。 1.别人讲话时能积极主动地回应。
2.能根据谈话对象和需要,调整说话的语气。
3.懂得按次序轮流讲话 ,不随意打断别人 。
4.能依据所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如在别人难过时会用恰当的语言表示安慰。
1.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 。如:
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 ,使用礼貌用语。? 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 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 ,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把话说完。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如:
结合情境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 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 ,如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 。 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目标1 ?喜欢听故事 ,看图书
3~4岁 4~5岁 5~6岁
1.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
2.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 、童谣 。
3.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 1.反复看自己喜欢的图书。
2.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 。
3.对生活中常见的标识、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一定的意义。 1.专注地阅读图书。
2.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图书和故事的有关内容 。
3.对图书和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 ,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
提供一定数量 、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 提供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 。2.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习惯。如:
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提供童谣 、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 。 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 ,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3.引导幼儿体会标识、文字符号的用途。如:
向幼儿介绍医院、公用电话等生活中的常见标识,让他知道标识可以代表具体事物 。 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体会文字的用途。如买来新玩具时 ,把说明书上的文字念给幼儿听,了解玩具的玩法。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 。
2.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 ,发生了什么事等。
3.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 1.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 。
2.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3.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 、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 ,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1.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
3.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4.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
1.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 。如: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在给幼儿读书或讲故事时 ,可先不告诉名字,让幼儿听完后自己命名,并说出这样命名的理由 。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2.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如:
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 ,大胆推测 、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 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 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 ,制成图画书。3.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如: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 给幼儿读书时,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书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3~4岁 4~5岁 5~6岁
1.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
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
2.在成人提醒下 ,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 1.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现事物或故事。
2.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 。
3.写画时姿势正确。
1.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书写兴趣。如:
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 、笔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树枝等自然材料 ,满足幼儿自由涂画的需要 。 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体会写写画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 ,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2.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如:
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 ,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 。 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 提醒幼儿写画时保持正确姿势。3-6岁儿童发展指南目标及内容
幼儿园3—6岁儿童发展指南内容有如下:
一 、“身心状况”包括幼儿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状况,这是正确健康观念的重要体现 。其中,根据幼儿体态发育、情绪表现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提出了幼儿阶段需要学习和发展的具体目标 ,集中表现为幼儿在身体形态、机能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状况。
二 、“动作发展 ”包括身体大肌肉动作和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发展目标。幼儿的动作发展是身体机能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同时也与幼儿心理的发展具有内在联系。幼儿期是身体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是适应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包括与幼儿健康成长密切关联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 、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是维护和促进幼儿自身健康的重要保证 。幼儿阶段正式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
四、幼儿需要从学习生活开始,为今后的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生活能力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必备的重要能力。
五、《指南》健康领域所包含的这三方面内容为我们开展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保育与教育工作指明了基本方向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目标分为五点:健康 、语言、社会、科学 、艺术。主要内容是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 、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2012年10月9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 、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 、5至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南》的制定始于2006年 ,专家组分析比较13个国家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内容,用两年时间广泛征求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在全国东中西部抽取3600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测查对象。正式文本出台前,指南先后两次面向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师范院校征求意见 ,又在教育部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原则
1 、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 ,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 ”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
3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 ,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