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演讲稿分享内容
诵读中华经典 传承爱国之情
小的时候,爸爸便让我诵读经典 。我背诵了《三字经》中的许多句子 ,却往往一知半解。随着时间的流逝,才慢慢懂得了其中的意思。再就是阅读唐诗、宋词,背诵一些著名的诗篇 。
再大一些 ,我的兴趣便集中到了阅读历史著作,从《史记》到《汉书》,一直到唐宋元明清各各朝代的历史著作,凡是能找到的 ,我都愿意去读。我从这些经典中,感受最深的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之情。
爱国之情,人皆有之。因为国家不仅是每个人的归宿 ,更是我们的尊严 。国家强盛,在外国人面前就能挺起腰杆,反之 ,就会觉得自惭形秽。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热爱自己的国家;诵读经典,也进一步培养了我的爱国之情。有了爱国之情 ,才有了屈原“虽九死犹未悔 ”的执着,才有了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雄心壮志,才有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才有了袁崇焕“南天撑一柱,其上有青云 ”的凌云之志 。
当年戚继光与倭寇浴血奋战,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张辅与安南大军奋战 ,是为了国家的尊严;郑成功驱逐荷兰入侵者,收复台湾,是为了国家的统一。他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星 ,永远留在了历史的天
空中,让我们仰望,让我们为之感动。
阅读经典 ,仿佛让我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岁,懂得了许多道理,也让我反思了许多身边的现象 。
现在 ,有些中国人以拥有外国货为荣,在娱乐节目中时不时的冒出几句可有可无的外语;广告里,产品名称明明是中文 ,却非要加上几句英文,来显示自己的产品的与众不同。真不知道我们的先贤,知道了他们的做法,会怎么想。
我希望更多的人 ,都加入到诵读经典的行列,好好的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了解我们灿烂的文化 ,增加自己的爱国之情 。
前不久,我参加家乡举办的运动会,在候场区 ,居然看到了令人寒心的一幕:许多人们买了的小国旗,被丢在地上,有的还被踩上了脚樱我又想起 ,在网上,国旗被恶搞成许多怪异的样子。尽管《国旗法》明令禁止,可许多人却不屑一顾 ,还说,不就是一张纸吗,用的着吗?
而在美国,许多**中 ,国旗总是占据显著的位置,甚至会抢了主角的戏。君不见,《巴顿将军》开头就是巴顿站在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前演说;而在《超人》中 ,还有超人在月球上扶正美国国旗的镜头 。这也许会让许多国人看了,会心生惭愧。
为什么现在许多年轻人爱国之情越来越淡薄?我认为,其中一点就是 ,他们不读经典,不懂中国历史,以为这些老东西已经过时。说到底 ,是他们目光短浅,只看到了眼前的东西:时尚提包 、外国名车殊不知,中国的发展不能只靠这些东西 ,而是需要汲取中华五
千年历史的营养,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人才,需要一颗颗炽热的赤子之心。
与经典同行,典藏历史文化;与经典同行 ,传承爱国之情 。让我们都来加入诵读经典的行列,让民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永远流淌。
五分钟红色江西演讲稿
红色经典,不灭的精神
曾几何时 ,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畔,响起了红军“嗒嗒”的马蹄声;
曾几何时,冰封雪盖的夹金山上 ,驻扎着红军长征的营地;
曾几何时,峰峰如剑,直入云霄的娄山关前 ,流传着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
从岷山到草地,从瑞金到湘江,从遵义到延安 ,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红军保存了有生力量,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战略性转移,剑锋直指日寇 ,血染华北,挽救民族于危亡。
在茫茫的沼泽地,多少红军将士相继倒下、却义无反顾 ,他们的信念从不曾动摇;枪林弹雨中,多少革命前辈扎紧伤口重赴疆场,勇往直前 ,他们的灵魂永存 。
他们是英雄,是路标,他们是丰碑!我不能不被他们所感动和震撼。
万里长征路 ,是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经典。其中的血雨腥风、艰苦卓绝是和平年代的学子难以想象的 。险恶的环境,粮食的短缺,后有追兵 ,前途漫漫。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和绝望。红军从艰难险阻中一步步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
而长征留给后人的,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它蕴藏着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永恒追求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把目光投向自己 ,我们的人生不也像一次长征吗?我们是即将携笔从戎的国防生,无数次,我问自己 ,为什么选择军人这个职业?无数次,我肯定了自己:这是为了理想和信念,为了人生的历练 。
选择军旅 ,红色的肩章意味着我们比普通大学生更多了一份责任与光荣;投身国防,我们任重而道远。赋予我们力量和勇气的,是长征精神。
它涵盖了很多层面:
面对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 ,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战胜自己的惰性,战胜自己的恐惧 ,挑战自我极限。
面对家庭,朋友,同学间的矛盾,我想:更应该从大局出发 ,以诚信为本,协调人际关系,舍弃小我 ,成就大我 。
面对事业 、成就、前途上的迷惑,必须坚韧顽强、勇于开拓,不达目的誓不退缩。
正是这种精神 ,鼓舞了一代代中国革命者前赴后继,换来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 ,与时俱进、昂首阔步掀开了历史的崭新篇章。
七十年的风雨,七十年的追求,七十年的缅怀 ,七十年的奋斗 。祖国已发生沧桑巨变,足以告慰先烈英灵。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
风雨侵衣骨更硬 ,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万里长征,红色的经典 ,那英勇的足迹,深深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史册中,为红军的后人们永远铭记和传承;那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 ,始终激励中国人民走向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辉煌未来 。
八一起义在南昌,革命摇篮是井冈,红都瑞金闪金光。彰显着这片土地的自由风貌。
中国革命的胜利从江西走来 ,新中国从这片土地中诞生 。据统计,解放之初,在江西就有革命烈士二十五万多人 ,而全国每五个烈士中就有一个是江西人。江西儿女用鲜血换来了革命的顺利开展,每一个江西人都为生在这红色的土地上而自豪。
世界在变,我们也在变。改革开放三十年风雨历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在坚持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当中 ,江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1982年春,全省农村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生产责制度 ,极大地解放了江西农村生产力。
1991年3月江西省第一个省级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标志着江西新一轮经济的增长.1992年5月4日南昌大学成立,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使省内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从经济 、教育、文化各个方便迅速成长的江西 ,散发着它如明珠般璀璨的光芒,吸引着来自于全国各地的青年来此为梦想而奋斗!
江西正以它其独有的区域优势,丰厚的自然资源 ,灿烂的历史文化,光荣的革命传统,贯彻科学统筹和谐发展的理念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美丽的风景,渊源的历史,如此可爱 ,如此风景如画,如此的美好江西怎能叫人不热爱?
爱我所爱,就是给梦一个方向。在江西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播撒我的希望 ,我在此放飞我的理想,通过建设江西,让我的青春激扬 ,努力建设江西,让我们的梦想启航!江西,我的红色梦工场!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